作者:学生清华   
 

【张光斗简介】

 

  张光斗,1912年5月出生于江苏常熟。1934年获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士学位;1936年获美国加州大学土木工程硕士学位;193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工程力学硕士学位,并开始攻读博士学位。抗战爆发回国后,先后在资源委员会任龙溪河水电工程处设计课长、瀼渡河水电工程处主任。1945年任资源委员会全国水电工程总处设计组主任工程师、总工程师。1949年后,历任清华大学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副系主任、系主任、副校长、校务委员会副主任。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后改为院士)。同年,任中国科学院水工研究室主任。1958年任水利电力部、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院长兼总工程师。1978年兼任中国科学院、水利电力部北京水利水电科研院院长。1981年当选为墨西哥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同年获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哈斯国际奖。1983年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副主任。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主席团成员。1978年任中国水利学会副理事长,《水利学报》主编。1980年任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副主编。长期从事水利水电建设工作,曾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等部门的技术顾问。负责人民胜利渠渠首工程设计。参加官厅水库、三门峡工程、丹江口工程、二滩水电站、隔河岩水电站、葛洲坝工程、三峡工程、小浪底工程等的设计和咨询工作。

 

时代召唤 祖国为先

 

  张光斗先生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1935年赴美国伯克利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土木工程硕士学位,次年又赴哈佛大学攻读工程力学硕士学位。1937年,他相继获得了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的硕士学位,那时,他的导师威斯托枷特教授希望他留下来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并给他一年的奖学金,于是张先生打算在美国继续读书,并利用暑假到丹佛垦务局实习。但此时,国内抗日战争爆发,张先生毅然决定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他的导师在得知这个消息后,虽然十分惋惜,但对他的爱国之举表示理解和敬重,并说哈佛大学工学院的大门永远对他敞开。说到这儿,他微微有些停顿,回首那段岁月,先生的心情还是有些许复杂吧。当被问及是什么促使他决定回国时,“因为我是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我的国家在抗战,我不回去不安心!”,张先生坚定地说。1947年,解放战争胜利在即,美国联邦能源委员会来华工作的柯登总工程师准备回国。临行前,他一再劝张先生举家迁往美国,并答应为他全家办理签证、代付路费并在美安排工作。而且如果张先生同意,还可与他共办工程顾问公司,但这一切都被张先生婉辞了,“我是中国人,是中国人民养育和培养了我,我有责任为祖国和人民效力。”

  1948年,时任全国水力发电工程总处副总工程师兼设计组总工程师的张先生,接到国民党政府资源委员会的通知,要求他把技术档案和资料图纸装箱运往台湾。考虑到这些资料在解放后之后的作用,中共地下党请求张先生协助将一些无用的资料装箱送到了资源委员会,而将一些珍贵的资料和图纸悄悄保存了下来,这些资料和图纸在后来新中国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1950年夏季,张先生陪同苏联专家查勘黄河潼孟河段,研究开发方案。在潼关坝址方案选择上,他同苏联专家产生了意见分歧,并毫不留情地批评苏联专家的想法不符合中国国情。在当时“一边倒”的声势下,敢与“老大哥”争论,不禁使同事们都为他捏了一把汗,一些领导也批评他不虚心向苏联专家学习。在这种压力下,张光斗还是坚持自己的意见,据理力争,时任水利部长的傅作义先生曾对先生的意见表示支持。

  在筹建和设计葛洲坝工程时,张先生提出将处于江中的葛洲坝岛炸掉,以增大二江泄洪闸和大江电站的布置长度。由于这样做既增加了工程的开挖量,又加大了混凝土的浇筑量,工程局的一位副局长每天晚上拿上一瓶好酒,到张先生那里软磨硬泡,希望他放弃炸岛方案。张先生说:“酒可以喝,但岛必须炸。”后来的事实证明,张先生的这一方案对于改进枢纽水流河势、保证大江截流和扩大电站装机,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在丹江口大坝的浇筑过程中,张先生发现了工程的质量问题,他当即上书中央,陈述自己的意见。他的意见得到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及时对大坝采取了停工整顿措施,重新加固了大坝。事后,有位专家感慨地说:“若非如此,将是后患无穷。”张光斗先生凭借着严谨的作风和科学的态度,不畏压力,不怕权威,在实际工程中据理力争,使国家得以避免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和灾难性的后果。

 

密云精神 代代延续

 

  解放后,在新中国规模空前的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张光斗先生在水利方面的渊博学识和高深造诣得到了充分的施展。1951年,已经在清华任教两年的张先生接受了黄河人民胜利渠渠首闸的布置和结构设计任务,首次在黄河下游成功地破堤取水,为下游引黄灌溉开创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道路,做了中国人几千年想干而没干成的事情。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进行院系调整,清华创建水利工程系,张先生出任副系主任兼水工结构教研组主任。他在国内首先创建了水工结构和水电工程学科,开设了水工结构专业课,编写了国内第一本《水工结构》中文教材,建立了国内最早的水工结构实验室,开创了水工结构模型实验。

  1958年,水利电力部和清华大学合办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张先生出任院长兼总工程师。也就是在这时,北京市决定修建华北地区库容最大的密云水库,张先生担任了这一水库设计的总负责人。当时周恩来总理指示,凡密云水库的重要设计图纸必须经张光斗签字,总理把“技术大权”交给了他最信任的张先生。先生根据“一年拦洪,两年完工”的要求,在设计中大胆创新,采用了大量在当时均属国内首创的技术,如大面积深覆盖层中的混凝土防渗墙、高土坝薄粘性土斜墙、土坝坝下廊道导流等等。密云水库的设计,后来获北京市优秀设计奖。其实很多人都清楚,在那个政治运动复杂、经济条件艰苦的时期要主持这样的工程是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和风险的,但这些在张先生看来都是次要的,他说:“再苦再难,能为国家和人民工作,心也安了。”

  如今,清华水利系的同学们,在刚入学的时候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去密云水库参观。在赞叹清华水利建设者们的智慧与坚韧的同时,心中也会对张光斗先生增添一份景仰。从张先生等老一辈水利人开始代代传承下来的密云精神也时时刻刻教育、激励着后辈们。

 

三峡之功 举世瞩目

 

  长江三峡水利枢纽是治理和开发长江的关键性骨干工程,是举世瞩目的跨世纪工程。张光斗先生是60多年来三峡工程规划、设计、研究、论证,直至开工建设全过程的见证人和主要技术把关者。1993年5月,张先生被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聘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初步设计报告》 审查组的组长,主持了三峡工程初步设计的审查。汇集了10个专家组、126位专家意见,经过慎重研究,反复推敲,最终逐字逐句地核定了审查意见。面对300万字的三峡工程初步设计报告,他提出了“要抓住设计中的大问题,即关键性问题”这一指导原则,并身体力行,亲自研究和指导审定了一系列重大方案。

  三峡工程开工后,张先生担任国务院三峡建委三峡工程质量检查专家组副组长,每年至少两次到三峡工地的施工现场进行检查。2001年1月,年近90岁的张先生来到三峡工地,坚持要爬上56米高的脚手架,去看看那里的施工质量。他眼力不好,就用手仔细地触摸导流底孔的过水表面。当他发现表面不够平整光滑时,要求一定返工补救。在场的三峡总公司陆佑楣总经理和其他人员,望着那位脚穿套鞋、头戴安全帽、身躯瘦弱苍劲、对工程质量如此“较真”的老人,一个个感动得说不出话来。张先生说,现在三峡工程的建设与投入生产表明,我国完全有能力建设世界上最大、最好的水力发电工程,而“关键是要认真负责”。

 

水利事业 情系一生

 

  如今98岁高龄的张光斗先生,已经成为清华水利系乃至中国水利行业的“国宝级”人物。张先生将生命中七十余载的时间都献给了水利事业,见证了中国水利从传统走向现代甚至达到世界一流水平的发展历程。对于当时对事业的选择,先生只是静静地说:“我选择水利事业的原因只有一个,就是国家和人民的需要。”

  虽然早已是耄耋之年,他仍十分重视教学工作,总会在新生入学时与新生座谈,或者题词以激励新一代水利人。他56万字的自传书稿——《我的人生之路》是张先生在放大镜的帮助下自己在计算机上一个字一个字地敲进去的,这本书融入了他波澜壮阔、治水安澜的传奇一生,每一个字都代表着一段生命,每一个字都有着强大的生命力。现在的张先生看上去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所谓老骥伏枥,志犹远在千里。

  在访谈的最后,张先生分享了他对百年清华的感悟,同时对新的百年提出期待:“清华大学具有优良的历史传统。回首清华百年,清华大学为祖国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蒋南翔校长称清华大学是工程师的摇篮。我希望清华大学能够继续将培养工程师作为主要目标,为祖国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工程师。老一辈的人是很爱国的,希望当代青年也要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要淡泊名利,学好本领,做人民的工程师。”

  张先生深情地说:“国家早日强大,人民共同富裕,是我最大的心愿。我们的国家一定要更加强盛。我们享受着前人创造的科技成果和社会进步,必须回报祖国和人民,要对科技和社会发展做贡献,为后人造福。”这段话是先生一生的信条,更是对我们青年人的期望和鼓舞。

  如今,张光斗先生已经成了水利系的一面旗帜。饮水思源,水利系2005级学生也曾在暑期实践的时候组队——“追寻大师的足迹”之张光斗先生故居实践考察,来到养育了这位水利巨擘的这方水土进行考察。张先生已经离开了讲坛,但可谓“桃李满天下”,所有的水利学子都将以张光斗先生为师,作为毕生追求的榜样。

(特别感谢王光纶教授在访谈过程中予以的支持和指导。)

 

【同学感悟】

 

  在已经走过的90多年人生旅途中,张光斗老先生与水打了近70年的交道,被同行专家称之为“我国水利工程学界的泰斗”。从黄河的龙羊峡、拉西瓦,到长江的葛洲坝、三峡,从雅砻江的二滩到红水河的龙滩,祖国大地从南到北各大水利工程,几乎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作为“当代李冰”,张老先生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水利的建树,更是人生的净化。

  ——张晓颖

  张老年近百岁,却依然身体康健,精神矍铄,言辞中饱含对水利事业的热爱。我们每一个水利学子都将以张老这样的前辈为榜样,将我国的水利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为祖国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毅超

(水利系 张晓颖 高毅超 王君 牛三元 李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