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晚报》8-13
(城市晚报讯 记者 姜永鑫 实习生 伊婷)“从农村来,到农村去,在老百姓的柴米油盐当中找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徐勃的人生追求。1986年出生的徐勃,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被选调到吉林省省直机关工作,本人主动提出“坚决要求下基层”,扎根基层从事农村工作,先后担任永吉县岔路河镇下坎村副书记、镇长助理、镇党委副书记等职务,曾荣获清华大学优秀研究生共产党员、清华大学基层工作奖、清华大学涌金工作奖、清华大学廖凯原励业奖、全国第五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
徐勃在岔路河镇担任下坎村村支部副书记期间,在村干部和村民的支持下,结合村里的实际情况,发起成立了“福星农机合作社”,积极为合作社争取资金扶持和农机购置补贴;扶持村里的芦笋合作社,积极壮大种植面积,由原来的13公顷扩大到35公顷,并且通过扩大村集体收入的方式,积极扩大村集体芦笋种植面积,获得了市委组织部和县委组织部的专项扶持资金50万元;结合村里辣椒产业发展需求,积极谋划,为村里筹建了30万元的冷冻保鲜库,帮助村里辣椒产业大户协调晾晒辣椒丝的场地。
在村里土地流转工作中,徐勃积极协助村书记将全村320公顷水田地全部一次性流转给深圳宝能集团,价格达到13000元一公顷,远远高于以前村民散包出去的7000元—9000元一公顷,群众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无论是村干部还是村民,大家都喜欢喊他为“我们的小书记”。
现有的农村文化大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雏形和架构,下一步需要再上一个台阶,发挥更大的作用,进一步满足并提升农民的文化生活品质。这一题目被徐勃巧妙破题,在当地干部群众的支持下,他首次将高校社团模式创新性地引入到农村群众文化事业建设中,非常契合农民自由的天性和自觉的娱乐追求,这种创新思路和创新性的文化发展模式,让农村文化建设峰回路转,取得了极为突出的实际成绩,也成为国家级社科类课题调研的对象,并获得由中宣部、文化部和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选颁发的国家级大奖——“全国第五届服务农民、服务基层”先进集体,这是省内唯一一家文化大院获得此殊荣,是文化系统的最高荣誉。
“2012年11月18日,经县民政局批准,联合会正式成立,其下包括38个社团,每个社团以原来依托村里的农村文化大院进行活动的兴趣协会为基础,包括文化体育、民族歌舞艺术、教育、兴趣爱好者、慈善公益、科技发明创业等6大类,共有登记在册文化志愿者1200多人。”徐勃说。
据了解,联合会成立后,徐勃深入到每一个社团,参与帮助每个社团推选出各自的会长、副会长等强有力的班子。在这项工作中,他与群众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交下了很多的农民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