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5-4

(实习生 杨雨晨 本报记者 诸葛亚寒)和所有“隐秘而伟大”的清华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获得者一样,孙鹏展拥有不少令人“羡慕嫉妒恨”的成绩。

他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16SCI收录论文,总影响因子大于94;他的研究成果曾受到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Geim教授的高度好评;他先后获得波音奖学金、GE基金会科技创新奖、材料领域原创性研究成果奖、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新生奖学金、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然而,面对这些学术上的荣誉,这个25岁的辽宁小伙、清华大学直博三年级的学生却对自己“还不太满意”。他把科研比作一场足球赛,开赛之前没有人会知道谁会进球、进多少个球,但他相信,最终进球的那个球员,一定是因为不停地奔跑。

做科研想要有名,就没有钱

2000年年初,那时正是辽宁足球的鼎盛时期,还是小学生的孙鹏展作为校足球队成员参加了省级联赛并取得了亚军的好成绩。

原本可以走上这条路的他却意识到这条路“太窄”,并选择了放弃。但足球的激情和自信却留在了他身上。

高三上学期,成绩优异的孙鹏展就已被保送至清华大学。原以为自己能进入数理基科班,可最后他的名字却出现在机械工程系。

为了圆自己的“基础科学梦”,孙鹏展选择了离物理化学最近的材料领域进行研究。通过广泛阅读大量的文献后,孙鹏展开始进入状态,走进纳米材料研究领域。“我喜欢看很多不相干的文献,这样会产生许多新思路和新点子。”孙鹏展说。

2009年,作为“因材施教优秀人才培养项目”的入选者之一,本科二年级的孙鹏展正式进入实验室,选择研究纳米材料最基础的方面。“实际上纳米材料离应用很远,我觉得还不如做更基础的,为日后的应用打下基础。”

对于这种可能“为别人做嫁衣”的研究,孙鹏展想得很清楚,“做科研,只想着立即应用和挣钱,则无名;想要有学术声望,就可能没钱。”

每天期待着各种未知的新奇变化,并能对研究保持长久的激情,这是孙鹏展理想中的科研状态。

科研的基石如果没有打牢,随时可能坍塌

和别人眼中的“天才”不同,孙鹏展认为自己属于“厚积薄发型”。因为,每进入一个新环境,性格慢热的他总需要一段时间来摸索和适应。

他记得,全班97名同学,入学第一年的期末他的成绩排在49位。“这样反倒觉得自己的上升空间较大,能放下心理包袱。”之后,他的成绩很少出现在前5名以外。

大三时,他本和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最终却遗憾地擦肩而过。

那时,孙鹏展把时间全花在了实验上,不分昼夜地工作。他的研究也终于有了起色与进展——他得到了一批优异的数据结果。于是,他立即将撰写的文章投到了应用物理领域的国际知名期刊《应用物理快报》上,他也很快得到了编辑“小修”的反馈。

如果不出意外,“小修”之后的这篇文章便会立即发表。事实上,在本科阶段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知名期刊上发表文章,这是极其罕见的,这对孙鹏展来说也是极大的荣誉和诱惑。

然而,意外却发生了。在他再次重复实验时却发现,自己的测试手段出现了问题,之前获得的结果有一些竟是错误的。在他看来,如果学术上的第一篇文章便存在“污点”,相当于基石没打牢,今后随时有可能崩塌。因此,经过无数次思想斗争后,他作出了一个决定:撤稿!

本科的刻苦努力,并没有让孙鹏展收获理想中的成果。他调侃自己本科时“失败是常有的事,成功却一次都没有过”,但这并没有打败孙鹏展,他也从未想过放弃,“我对自己还是很有信心的,我克服困难的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都较强。”

在他看来,自己的信心来自曾经喜欢体育、踢过足球,“踢过足球的人,团队意识和自信心都比较强”。

足球和科研,两个看似水火不相容的行当,在孙鹏展身上却结合得恰到好处。足球带给他的自信让他能在长时间看不到成果时选择继续坚持下去,科研过程中的各种新奇现象又能使他激情爆发。

进入研究生以来,孙鹏展科研成果丰硕,几乎没遇见什么“大挫折与大失败”。

我一直在做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

从小学开始,孙鹏展就在做“不符合自己年龄”的事:小学6年级,他就学完了初中三年的英语;初一下学期,他开始做中考的习题;高一下学期,往年的高考试卷便成了他的练习册;高三上学期他已经保送清华大学,下学期时他陪着同学们一起看书,自学大学的课程。

他说,这一切都来自“对现状的不满足”。

将纳米材料这类新材料定为自己的研究方向,孙鹏展就像在“赶时髦”一样,一旦没赶上就没用了。而他的科研嗅觉比较敏锐,一旦发现新现象,总会在最短的时间完成整个实验。

2012年,他习惯性地浏览各类知名期刊上的最新动态,无意间注意到在《科学》上发表的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A. K. Geim教授研究组关于氧化石墨烯薄膜传质特性的文章。

这篇文章引起了孙鹏展的好奇与质疑:如果水溶液中溶有离子,不同离子的渗透特性如何?带着这个疑问,他开始着手设计、实施实验,不断地在这一最前沿领域提问、研究,发表了数篇高质量的论文。

有人说他太拼了,可在自己心里,他认为只是自己不愿“停滞不前”。

“你不考到第一,上面总会有人有资本嘲笑你。”起初,在权威期刊上发表一篇高水平文章,他还能高兴好一阵。现在,发了就发了,但心情不会再有很大变化。

孙鹏展的父母有时会对他现在不稳定的生活表示担忧,但他觉得“20岁时就能看到自己40岁状态”的生活是他不能忍受的。而科研路上的“激情和未知因素”能不断刺激他,“至少我现在做的什么事,去年这个时候我肯定不知道。”

今年2月春节假期过后,孙鹏展去日本进行访问合作研究半年。作出这个决定源于他内心的不安感:从2014年的“科研爆发期”后,孙鹏展便一直处于低谷,找不到科研新的方向。在一个领域长期位于高处,看不到前进的空间会让他感到“极其不安”,“走半年,吸收点新鲜的东西,争取回来做得更好。”

对于未来,孙鹏展的规划是“回清华”。“四年本科,四年博士,在这里已经有了家的感觉。”他计划在博士后期间“憋”出一两篇顶级文章,这样才有可能回来,“感觉不回清华就好像没有回家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