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始建于1950 年8月1日,是从事海洋科学基础研究与应用基础研究、高新技术研发的综合性海洋科研机构。研究所现有在职职工680余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50余人,中科院院士4人、工程院院士2人,博士生导师95人,硕士生导师154人,设有博士学位点10个,硕士学位点12个、专业工程硕士学位点3个和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海洋科研机构中唯一的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建所 60 多年来,面向国家需求和国际海洋科学前沿,在海洋农业优质、高效、持续发展的理论基础与关键技术,海洋环境与生态系统动力过程,海洋环流与浅海动力过程,以及大陆边缘地质演化与资源环境效应等领域开展了许多开创性和奠基性工作,取得了 900 多项科研成果,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国家安全和海洋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创新性贡献。
面向未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致力于综合性海洋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研发,立足近海环境演变与生物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理论创新与关键技术的综合交叉与系统集成,拓展深海环境与战略性资源探索的先导性研究,取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系统性和原创性成果,成为国际一流的海洋科学和技术研究机构,在我国海洋科技领域发挥不可替代的引领作用。
根据工作需要,2014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研究、支撑和管理人员,现将招聘相关事宜公布如下:
一、招聘岗位信息
2014年中科院海洋所招聘信息
序号 |
所属部门 |
岗位名称 |
岗位性质 |
招聘人数 |
学历要求 |
专业要求 |
岗位要求 |
1 |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流与波动重点实验室 |
海气相互作用及气候变化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大气科学 |
有较强的气候模式数值模拟能力和一定的中英文写作功底,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有博士后/海外学习工作及工作经验者优先。 |
2 |
西太-东中国海水团特征和变化机制及与黑潮的关系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 |
重点开展西太平洋黑潮源区与东海陆架水团特征和关系的研究。 |
|
3 |
海洋数值模拟与同化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 |
有较强的区域海洋动力学模式模拟经验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开展过海洋动力学过程模拟研究,具备海洋内波模拟经验者优先。 |
|
4 |
海气相互作用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海洋气象学 |
主要从事小尺度海气相互作用及其在海气耦合模式中的应用研究,熟悉海洋、大气或海气耦合模式者优先。 |
|
5 |
中国近海黑潮区水交换过程和通量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 |
有东海黑潮、水交换研究及ROMs数值模式经验者优先。 |
|
6 |
大洋环流和海气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 |
具有水文研究背景。 |
|
7 |
海洋观测和数值模拟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物理海洋学 |
具有一定的物理海洋数据分析和数值模拟经验,较强的论文发表记录, 有一定仪器研发经验者优先。 |
|
8 |
中国科学院海洋地质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
海洋重磁解释与研究/海洋沉积学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地球物理学/沉积学 |
熟悉重磁数据处理与解释者优先,年龄一般不超过45岁;沉积学专业应聘者一般不大于30岁。 |
9 |
西太平洋古海洋、古气候与古环境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古海洋与古气候/地球化学/数值模拟 |
英语水平高者和数学基础较好者优先。 |
|
10 |
岩石物理样品测试和数据模拟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
主要负责岩石物理样品测试和数据模拟。 |
|
11 |
实验室工作站维护、数据管理、地震资料处理或解释 |
支撑岗位 |
硕士 |
海洋地质学/地球物理学 |
主要负责实验室工作站维护、数据管理和地震资料处理,有工作经验者优先。 |
||
12 |
中国科学院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
藻类分子生物学/蛋白质组学研究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海洋化学 |
从事藻类分子生物学或者蛋白质组学研究四年以上,在国际刊物上发表过藻类研究相关论文。 |
13 |
水产动物病原(细菌、病毒)致病机制与防控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水产动物学 |
水产动物病原(细菌、病毒)致病机制与防控。 |
|
14 |
水产动物免疫学 |
研究岗位 |
博士 |
水产动物免疫学 |
须有病原学/免疫学/疫苗学研究基础。 |
||
15 |
对虾生物育种技术研发与应用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信息学 |
具有良好的对虾基因组专业背景,已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过有关文章(其中SCI至少一篇),能吃苦耐劳,有从事过对虾育种实践经验者可优先考虑。 |
|
16 |
海藻功能基因及发育机制的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具有海藻研究的相关背景,从事海藻功能基因及发育机制的研究,外语水平高、有海外留学经历者优先。 |
|
17 |
蟹类遗传育种相关的实验室和基地科研工作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能吃苦耐劳,工作踏实,有创新精神,能够从事蟹类遗传育种相关的实验室和基地科研工作。 |
|
18 |
中国科学院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 |
海洋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分子生态学 |
具有群体遗传学、谱系地理学、生物信息学等相关领域研究基础。科研能力强,具备较高的英语水平及独立撰写英文科研论文的能力。应以第一作者身份在相关领域发表SCI论文2篇以上,具有海洋生物研究经历者优先。 |
19 |
从事海上观测和实验数据分析工作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生态学 |
能够从事海上观测和实验数据分析工作。发表SCI文章2篇以上,有浮游动物研究背景者优先,有海外研究经历者优先。 |
|
20 |
浮游植物生态学和分子生理学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海洋生态学、分子生物学 |
有从事浮游植物生态学和分子生理学研究经历;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或授权发明专利)2篇以上;具有博士后研究工作经验及出海经验者优先。 |
|
21 |
养殖生态学原理与技术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生态学/水产养殖学 |
具有生境修复和生物资源养护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或授权发明专利)2篇及以上;有博士后研究经历者优先。 |
|
22 |
刺参苗种繁育技术 |
支撑岗位 |
硕士 |
动物学/海洋生物学 |
能够从事刺参苗种繁育、附着微型生物培养与监测等相关技术支撑工作;具有扎实的文字编辑和档案管理基础,能够从事实验室管理并完成科研相关文字处理和档案处理工作等。具有刺参繁育研究经验者优先。 |
||
23 |
深海微型生物生态学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态学 |
在海洋微型生物研究方面有扎实的研究基础和工作经验,有出海调查工作经验,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3篇以上,其中SCI1篇以上。 |
|
24 |
海洋颗粒物、沉积物生源要素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化学/环境科学 |
在岗位要求的研究领域必备扎实的研究基础和较丰富的研究经历,发表SCI论文3篇及以上。 |
|
25 |
关键生源要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富营养化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化学/海洋环境/海洋生态学 |
具有海洋富营养化、海洋中主要营养物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等方面相关研究基础;以第一作者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4篇,SCI1篇以上。 |
|
26 |
海洋生物技术工程研究发展中心 |
海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药物学 |
海洋药物的研制与开发,新药研究项目目标化合物的合成修饰以及关键步骤化学方法学研究。 |
27 |
水产环境工程相关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态/水产养殖/环境工程/机械工程 |
具有扎实的研究基础,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求真务实的科研精神,发表SCI英文文章2篇以上。 |
|
28 |
藻类资源及产品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具有藻类资源及产品工作基础,有国际刊物发表论文;有在国外学习或野外实际工作经验者,同等条件下优先。 |
|
29 |
海洋生物资源高值利用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化学/海洋药物 |
在海洋生物资源特别是爆发性灾害资源高值利用方面有深入研究;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 |
|
30 |
海洋功能糖类物质的发现及其药物开发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糖化学/海洋药物学 |
具有较好的糖类结构及活性研究基础,有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在国内外高水平刊物上发表过2篇以上学术论文者优先。 |
|
31 |
生物信息学分析及数据库构建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生物学/生物信息/计算生物学 |
具备全基因数据分析经验,掌握二代测序相关分析技术,具有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的能力,已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具备计算生物学基础和组学数据库开发的能力者优先。 |
|
32 |
贝类重要性状遗传与分子解析 |
研究岗位 |
博士 |
生物学 |
具有从事生物性状分子解析研究经历,具备较强的中英文写作与交流能力已发表至少1篇SCI论文。 |
||
33 |
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 |
海洋贝类的分类及系统演化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分子生物学 |
有海洋贝类分类工作经验及分子生物学工作经验,有较强的论文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过学术论文者优先。 |
34 |
无脊椎动物分类和底栖生物生态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主要承担无脊椎动物分类系统学研究和底栖生物样品采集、物种鉴定、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数据分析。 |
|
35 |
海洋微型生物分类和系统发育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生物学 |
具有扎实的海洋生物分类学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功底,有良好的学术业绩,英语水平高,具有出海经验。 |
|
36 |
中国科学院海洋环境腐蚀与生物污损重点实验室 |
海洋腐蚀微生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研究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海洋腐蚀与防护 |
将主要从事海洋腐蚀微生物的电化学传感器的研究。具有独立开展研究工作的能力,能够在SCI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 |
37 |
海洋污损生物的培养、分离及生理变化测试工作 |
支撑岗位 |
硕士 |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
将主要从事海洋污损生物的培养、分离及生理变化测试工作。具有微生物培养工作经历的优先。 |
||
38 |
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或涂料研发及涂层防腐蚀机理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腐蚀学 |
有较强的腐蚀电化学研究背景,可以熟练操作常规电化学仪器从事科研工作;有较好的英文论文写作水平;具有较强的独立科研能力、较好的创新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 |
|
39 |
海洋工程结构腐蚀防护技术研究 |
研究岗位 |
2 |
博士 |
化工相关专业 |
有现场工程经验者优先。 |
|
40 |
海洋防腐涂料的研制与技术改进 |
研究岗位 |
博士 |
化工相关专业 |
针对海洋钢筋混凝土结构涂层的防护技术与应用。有现场工程经验者优先。 |
||
41 |
海洋腐蚀与防护研究 |
研究岗位 |
1 |
博士 |
海洋腐蚀学 |
有金属材料学专业背景和应力腐蚀、氢脆和海洋腐蚀研究经历,原则上以第一作者发表过影响因子3.0及以上SCI收录的论文。有一定微生物学知识、微生物腐蚀研究或防腐蚀工作经验者优先。 |
|
42 |
胶州湾站 |
海水化学观测与分析 |
支撑岗位 |
1 |
硕士 |
海洋化学 |
具有本领域野外调查与分析测试经验,能够长期从事野外观测研究工作。 |
43 |
科考船运管中心工程技术部 |
水下缆控潜器(ROV)技术人员 |
支撑岗位 |
2 |
硕士 |
机器人、机械、电子和软件应用专业 |
具有ROV(工作级ROV)操作手的工作经验或硕士毕业(机器人、机械、电子和软件应用专业),对ROV系统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掌握,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熟练掌握英语,热衷于海洋科考事业;具有海上工作资历者优先。 |
44 |
环境工程中心 |
海上调查工作 |
支撑岗位 |
1 |
硕士 |
海洋分析 |
参与海洋科研仪器的调试、使用与维护工作,能熟练处理和分析海洋资料,身体健康,能够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责任心,不晕船、有海上调查经验者优先。 |
45 |
文献信息中心 |
图书馆 |
支撑岗位 |
2 |
硕士 |
情报学相关专业 |
吃苦耐劳、工作踏实、具有团队合作意识。 |
46 |
学报编辑部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 |
支撑岗位 |
博士 |
海洋科学相关专业 |
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以第一作者在SCI期刊发表过论文,能熟练使用电脑,英语六级。 |
||
47 |
科研处 |
档案管理 |
管理岗位 |
1 |
本科 |
档案及相关专业 |
中共党员优先。 |
48 |
国际合作办 |
国际合作项目管理 |
管理岗位 |
1 |
硕士 |
英语及相关专业 |
较强的中英文听说读写能力;具备国际重大项目策划和国际重大会议组织能力;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者优先。 |
二、申报时间及申报方式
1、申报时间:2013年9月16日-2013年10月31日
2、申报方式:采用网上报名方式。
应聘人员请登录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招聘系统http://159.226.106.27/zhaopin,按照要求投递简历。请如实填写应聘信息。报名期间不再接收书面简历材料,填报材料不全者,不予审核。
个人简历及各类证明材料以附件形式在网站上传,附件内容包括:学位证、毕业证、身份证等扫描件,应届毕业生提供毕业生推荐表、在校成绩单、身份证等扫描件,同时可提供本人认为有必须的其他材料。附件统一打包后上传,以“姓名-应聘岗位名称”命名。
三、材料审查结束后在本所网站公布进入答辩的人选名单及答辩时间。
四、答辩地点: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
五、其它要求:
1、除符合上述各岗位要求的条件外,必须身体健康,符合国家党政干部录用条件,同等条件下学历高者优先。
2、研究岗位应聘人员需具有独立开展科学研究的能力,有较强的英文读写水平,已在研究领域内的国际主流刊物发表过较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学风端正,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精神,
六、联系方式:
地址:青岛市南海路7号1号楼214房间(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人事教育处)
邮编:266071
联系人:倪静
联系电话:0532-82898626
E-mail:nijing@qdio.ac.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