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6-2

(赵永新 满家辉)

施一公 着名结构生物学家,清华大学教授,“千人计划”国家特聘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二〇〇八年二月全职回国前,为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终身教授。曾获瑞典皇家科学院爱明诺夫奖等多个重要奖项。

从回国到现在,施一公每天睡眠不超过6小时。

“您为什么要这么玩命?”记者问。

“如果不这样,对不起回国后注视我的眼睛。”

在国外总觉得是旁观者

20082月,40岁的施一公回国,受聘为清华大学教授。当时,他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顺风顺水:有一整层楼的实验室,每年科研经费200万美元;着名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也给他1000万美元的经费资助。

可是,施一公说:“在美国做得再好,也总觉得自己是一个旁观者。回到国内,我会成为祖国变化的一部分,生物学的变化、清华的变化,都和我有关。”

回国后能否续写辉煌?施一公坦陈,自己当初压力很大。“我对咖啡敏感,喝完就心跳加速,可是回国以后必须喝。”争分夺秒的施一公,对咖啡产生了被动依赖。

超常付出,换来不俗成果。回国后,他在世界三大顶级刊物《细胞》《自然》《科学》上发表论文13篇;首次成功解析了细胞凋亡小体的高分辨率空间三维结构、早老素原核同源蛋白的晶体结构,为癌症等人类重大疾病的防治提供了新途径。

“我回国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做出一些有历史意义的科学重大发现,我觉得这个目标正在实现。”他说,如果在普林斯顿的研究打85分,现在可以打90分。

几天见不到学生就心慌

更让施一公感到骄傲的,是人才培养。“我是大学老师,有两件事必须做,一是科研,二是教学。这两件都事关人才培养,得让年轻人成为未来的科学领袖。”

到今年底,施一公的实验室将培养出18名博士。“我毫不怀疑他们大多数会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青年科学家。”

在人才培养上,施一公非常投入,甚至出差几天见不到学生就心慌。学生谢田说,施老师基本没有节假日,“一般人出差回来要先回家休整一下,但施老师回校后总是直奔实验室,和学生们在一起。”

在学生眼里,施一公既平易近人,又异常严格。他告诫学生,“既然选择了做研究,就要以科学创新为己任,踏踏实实做研究,不要再想其他的事情。”

建设一流的人才队伍

施一公也有苦恼——杂事太多。“凡是与教学、科研没有直接关系的,我都称之为杂事。”他说,人才招聘、各种基金评审、学术报告等,占了很多时间。

当然,也有让他骄傲的杂事——主持人事制度改革。

“核心就是打破铁饭碗,实行‘非升即走’的用人机制。如果在6年之内达不到世界一流大学的终身教授水平,就必须离开。”

在清华生命科学院和医学院,人才引进面向国内外开放,全部实行海外评审专家组评议;薪酬体系采取国际通行的年薪制,不让他们为柴米油盐发愁;每个实验室配备的启动基金,免去了他们的项目、经费申请之苦……

截至目前,已有70多名国际优秀人才到清华大学全职工作,产生了一批重要的研究成果。在2010年举行的国际评估中,由世界一流学者组成的专家组一致认为,清华大学生命学科总体发展态势很好,其中结构生物学学科已达到世界一流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