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转化
当前位置:科学研究 > 成果转化
工程物理系始终以满足国家重大需求为己任,以国家创新战略为大方向,以服务国家和社会发展作为目标,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产学研一体的技术创新体制机制,成功实践了“带土移植、回报苗圃” 的成果转化模式,在国内率先实施“高校与企业联合研究所”的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促进了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和持续的技术创新。为保障国家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工程物理系在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公共安全和应急技术及其应用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 安全检测技术及其应用 1997 年,为加速大型集装箱检查系统科研成果转化及产业化,成立了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后更名为“清华同方威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威视股份”,进行产学研联合开发。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和威视股份在集装箱检查技术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形成了密切的产学研合作关系 :在北京密云建成了100,000 平方米世界上最大的专业集装箱检查系统产学研基地,建立了完整、有效的质量保证体系,实现了系列产品的批量生产,并编制了国家标准,主导发布了IEC 国际标准,已经形成一个新兴的核技术应用产业。工程物理系在核技术应用、辐射防护等领域为威视股份培养和输送了诸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他们主要承担辐射成像设备、核监测设备、爆炸物探测设备等系列产品的研发设计,陆续研发出了多种具有市场竞争力和技术领先的安全检查产品。 系统的装备满足了快速、全面装备海关的迫切需要,极大地提高了海关对集装箱货物的监管力度和查验效率,打击走私犯罪,为国家挽回了巨额关税的流失;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有效地遏制了国际恐怖活动,保障国家安全,成为“911” 后国际社会反恐袭击的一大利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集装箱检查核心技术从普通单能X 射线扫描成像技术拓展到双能、双视角、快速成像、计算机断层CT 等多种技术,产品功能从检查走私延伸到检查危险品,产品种类从单一品种发展到近20 大系列50 多个品种,产品应用领域也从海关拓展到民航、城市轨道交通、铁路、公路、港口和法院和重点安防机构等多个行业。产品遍布国内各省市自治区以及五大洲的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得到了海内外用户的高度评价,树立了中国自有知识产权高科技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典范,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 威视股份参与了2007 年巴西泛美运动会、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09 年国庆六十周年庆典、2010 年上海世博会和广州亚运会、2014 年索契冬奥会和巴西世界杯、2015 年巴拿马美洲峰会、抗战胜利70 周年阅兵和米兰世博会、2016 年亚洲博鳌论坛、巴西里约奥运会和中国杭州G20 峰会、2017 年全国两会等多项大型活动的安保工作,获得广泛赞誉,扩大了中国高科技企业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取得了显着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公共安全应急技术及其应用 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辰安科技”)是清华控股的公共安全领军企业,2015 年12 月18 日无条件通过证监会发审委IPO 审核,2016 年7 月26 日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正式挂牌上市,是国内第一家创业板公共安全上市公司。 辰安科技总部位于中关村自主创新北部核心区,在武汉、合肥建有软件研发基地和装备生产基地。围绕政府综合应急和行业专业应急、城市安全(生命线安全监测、智慧人防、智慧消防、工业园区安全和化工园区安全)、海外国家公共安全、安全培训和教育等方向,逐步形成大安全产业布局。 基于清华大学成熟的“产学研”相结合机制,以清华大学公共安全研究院为技术支撑,以国家公共安全重大需求为导向,通过成果转化和社会实践, 为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安全做出贡献。辰安科技建有公共安全与应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公共安全北京市工程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清华大学- 辰安科技联合研究院等国家和地方科研基地。 辰安科技研发生产的公共安全与应急产品及系统,已成功应用于26 个省级政府、200 多个地市县政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7 个国家级救援队、14 个央企救援队,环保部28 个省移动辐射应急平台,中美核安保示范中心,以及国家人防、公安、消防、海洋、气象、地震、民政、水利、林业、电力、边防等部门。 辰安科技的技术系统和装备在奥运安保、汶川地震、玉树地震、南方雪灾、舟曲滑坡泥石流、江西水灾、大连输油管线爆炸、渤海黄海海冰灾害、新疆融雪灾害、利比亚撤侨等多个重大突发事件应对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 辰安科技的系统和装备已成功走向海外,输出到厄瓜多尔、巴西、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国家,显着改善了当地的公共安全形势,提升了我国在国际公共安全领域的影响力和地位。
Copyright © 2016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All Right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