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历程
当前位置:关于工物 > 发展历程
  • 自告奋勇 平地起家(1955-1956年)

    面对国际核威胁,为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席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决定我国要搞原子弹、建立核工业,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实施。发展原子能事业,首要任务是培养原子能科技人才,中央指派张劲夫、钱三强、蒋南翔等八位同志组成培养核科技人才领导小组。蒋南翔认为,为核事业培养人才,是清华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自告奋勇,在1955年春正式启动了清华大学原子能新专业的建设。


    清华大学自力更生、紧锣密鼓、雷厉风行,从校内调配干部,由何东昌同志负责原子能新专业筹建工作,抽调了滕藤、吕应中、余兴坤,形成了最早的领导核心。为了争取时间,学校挑选了一批政治、业务优秀的教师、学生干部到新专业做基础骨干,还从国内其他学校以及留苏的学生中调过来一些。为了加速人才培养,1955年夏,由机械系等调入1953级优秀学生46人组成物八班、1954级优秀学生54人组成物九班,作为工程物理专业的二、三年级学生,并招收一年级新生组成0字班。1956年夏,以机械系工程物理专业招收新生16个班 ,组成物1各班。1955年9月,蒋南翔率团访问苏联,回国后在写给中央及周总理的报告中,提出了拟在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设实验核子物理、同位素物理、电子学技术、无线电物理、半导体及电介质、空气动力学、固体物理、热物理、稀有元素分离工艺九个专业的计划,经中央批准很快得到实施。


    1956年10月27日,1956-1957年度清华大学校务行政会议第二次会议议决:成立工程物理系,由何东昌同志担任系主任。

    更多
  • 艰苦创业 铸就辉煌(1956-1966年)

    从正式建系至文革前,老一代工物人艰苦奋斗、平地起家,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建起了全国专业最齐全的核科学技术系,培养了两千余名毕业生,为核武器研制和核工业建设输送了生力军,后来成长出一批学术大师、兴业之士、治国之才。独立建成了研究反应堆,同时建成了堆工、热工、放化等一批配套实验室,初步形成了200号教学科研基地。完成了离心法浓缩铀、萃取法(在工程物理系启动,由工化系、200号完成)后处理的重大科研项目,为核工业、核国防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后陆续正式成立教研组。各教研组的代号、创建负责人如下:


    教研组

    代号

    创建负责人

    核电子学

    210-1

    许纯儒

    实验核物理

    210-2

    齐卉荃

    加速器

    210-3

    刘乃泉、陈世猷

    剂量防护

    210-4

    刁会昌

    理论物理

    210-5

    张  礼

    同位素分离

    220

    余兴坤、刘广均

    核材料

    230

    李恒德

    反应堆

    240

    吕应中等

    放射化工

    110

    滕藤、汪家鼎、朱永贝睿


    在蒋南翔校长、何东昌主任的倡导和实践下,建系伊始,就坚持了“理工结合”的人才培养理念,“又红又专”的办学方向,形成了勇挑重担、团结奋斗、追求卓越的作风。1958年,工程物理系由老化学馆4楼半层迁入新建成的工物馆,度过了最艰苦的阶段。全系师生刻苦努力,开创了工程物理系的第一个辉煌期。

    更多
  • 忍辱负重 不忘初心(1966-1976年)

    “文革”期间,教学、科研受到严重破坏,专业建制被拆散,干部受批斗,大部分教师下放农场劳动。1966年5月至1970年5月,教育工作陷入完全停顿状态。在此期间,由军宣队与工宣队组织的“革命委员会”领导全系工作,废除原教研组建制,实行班、排、连体制,强行系、厂合并,将原工程物理系所属专业,除原220、210-3教研组外,全部并入试化厂(200号),工程物理系成为200号下属的教学组织。广大干部和教师,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压力和冲击,有的被批斗,有的被劳改。虽身处逆境,仍忍辱负重,呕心沥血培养了1500余名工农兵学员,力所能及地开展了一些科研工作,并顶住压力开办了固体物理研究班(3个月后被迫下马,文革后复班)。

    更多
  • 迎接挑战 改革创新(1977-1995年)

    文革后第一个任务是消除文革的影响,尽快恢复教学科研秩序。1977年从200号迁回校本部,与原留下的220及210-3教研组合并,恢复原工程物理系建制。同年,文革中调入工程物理系的放射化工专业(代号250)调回工化系,放射性给排水专业(代号260)也由工程物理系调出。工程物理系体制基本回到文革前的构架。1978年春,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学生入学(1977级),同年恢复了固体物理研究班,各专业开始招收硕士生,1981年开始招收博士生。教师开始学习使用计算机,更新实验仪器,重新编写教学和实验讲义,大部分实验室完成了重建,教学、科研很快全部走上了正轨。


    第二个任务是应对市场经济的挑战:学生不愿报考核专业,教师队伍流失,财政极其困难,不断调出专业和教研组支援学校新建复建新学科,导致规模进一步缩小。在困境下,全系统一思想,知难而进,改革创新。第一,调整学制、专业和办学体制,提高教学质量。1994年将多个专业合并为一个工程物理专业,拓宽了专业面,实行了宽口径办学,培养适应性更强的学生。1992级起试行“4+2”(四年本科加两年硕士)、“4+5”的本、硕、博衔接统筹培养模式,提高了办学效率;重新修订了本科生培养方案,加大了选修课的比例,压缩了每学年的学分。第二,为了满足核工业逐步复兴对人才的需求,1992年起举办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班。第三,改革系内体制和管理机制。1995年起打破“教研组办学”体制,实施“系管教学、所管科研”的新体制;实施大办公室办公,精简人员、严格考核,提高机关工作效率,使工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这些措施,不仅理顺了体制和机制,节约了开支,还提振了全系团结一致、再创辉煌的信心。


    image.png

    恢复高考后的物71班

    更多
  • 永葆青春 再创辉煌(1996年至今)

    经过二十年的改革创新,工程物理系不仅战胜了困难,还打下了快速发展的坚实基础,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等方面与时俱进,持续创新,再创辉煌。


    第一,率先探索和实施定向生模式,多渠道、多层次办学,确保了为国防与国家核科技重点单位的人才培养和输送。先后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和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订定向生培养协议,1996年起招收培养定向生。第二,2002年成立特种能源研究所,进一步加强了为中国核试验基地等重点单位联合培养与输送博士生的力度。第三,以工程物理系与核研院为主,联合热能、电机工程、水利、经管等院系,共同打造以培养能源领域领军人才为目标的能源实验班,2011年开始招生。第四,为加速安全检测技术及安全应急技术成果转化及其产业化,分别于1997年、2005年成立了清华同方核技术公司(现同方威视技术股份公司)和北京辰安伟业股份有限公司(现北京辰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先后建成密云安全检测产学研基地、清华大学合肥公共安全研究院。第五,继续完善系内管理体制和机制改革。1996年起利用经济杠杆调控人员和办公用房等紧缺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率。精简机构,撤销金工间、系资料室等机构,加强教学科研一线的力量。在学校统一部署下,1999年实行了岗位聘任,2016年实施新的人事制度改革与教师聘任制度。



    image.png

    1996年清华大学与中国核工业总公司签订定向生协议


    image.png

    2000年清华大学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签订定向生协议


    核科学与技术本身与诸多科学前沿交叉,理工结合可以团结更多志同道合者,工程物理系明确了发展要基于核,面向核,但又不局限于核。1998年恢复并加强了辐射防护与环境保护二级学科建设,2003年以来,先后自主增设了医学物理与工程、安全科学与技术、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二级学科。2004年以来,先后成立了安全科学与技术、近代物理、医学物理与工程、核能科学与工程管理研究所。2004年开办工程硕士班,2011年创办能源实验班,同时,研究生培养纳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新时期,全系师生共同努力,不断取得新的成绩。2003、2008、2013年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核科学与技术学科均名列第一。2007年,工程物理系获得由国家人事部、教育部联合授予的“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2008年,建筑面积近两万平米的新系馆落成。2009年,《核辐射物理及探测学及实验》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2010年,工程物理系主导建设的世界上岩石覆盖最深的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正式投入运行;2014年,中国锦屏地下实验室二期开始建设,暗物质探测实验取得重要物理结果。2003-2013年,共获得四项国家科技一等奖。2016年,危爆物品扫描探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获得批准开始建设。


    image.png

    工程物理系部分科研获

    更多
  • 地址: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刘卿楼)
  • 邮编:100084
  • 电话:010-62785727
  • 邮箱:gwbgs@mail.tsinghua.edu.cn
Copyright © 2016 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 All Right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