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核燃料研讨会顺利召开

    为总结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成功达产的运行经验,在第一届成功举办的基础上,“第二届先进核能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核燃料研讨会”于2018年1月18日至19日在清华大学核研院昌平基地顺利举办,研讨会由清华大学核研院新材料研究室(301室)承办,中国核学会核材料分会和中核北方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厂协办。本次研讨会主题为“继往开来,书写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研发的新篇章”。核研院党委书记唐亚平教授、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技术部牛小平主任、301研究室全体成员、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厂领导班子及各车间主任、职能部门负责人、技术员、一线操作员代表等共计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

    唐亚平书记在讲话中首先祝贺清华大学核研院与中核北方组成的团队,不畏艰险、攻坚克难,建成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首条规模化的高温气冷堆球形燃料元件生产线,完成了建线达产和2017年度生产任务,使当初最不让人放心的一环最早取得了丰硕成果!唐老师指出,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刚刚完成科研和工程化生产线建设两个阶段,还要做好年产300万个燃料元件生产线的研发工作,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性,实现高温气冷堆的商业化推广和核电走出去的目标!唐老师希望大家要继续珍视、重视所取得的成果,研发团队能够不分彼此、精诚配合,通力合作,及时反馈生产经验,抓紧做好300万燃料元件的科研工作!再接再厉,争取将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事业发展顺利,不断迎接一个又一个辉煌!

    本次研讨会特色鲜明,针对性突出,目的性明确,设置了大会报告,分会场讨论等,共安排了10个学术报告。参会人员共同交流了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厂2017年在生产、质保、设备、检测等各方面的主要进展。报告内容包括:生产运行、质量管理、设备运行、理化检测以及各工艺车间的技术报告和总结。在分组讨论环节,与会同志继续对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在核芯、包覆、燃料球、原材料、理化检测、质保、设备,以及人员组织、生产管理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在丰富的讨论中,双方交流了生产一线的心得,总结了优点,也看到了不足,找到了努力方向。

    会议特别邀请核研院原副总工程师唐春和老师讲述了《高温堆燃料元件发展的历史》。唐老师从1960年代开始,将燃料元件的发展历史娓娓道来,既有筚路蓝缕的艰辛,也有重要决定的如履薄冰,再到现在的逐渐成长,发展壮大,更表达了不忘初心,老骥伏枥的信心,全体参会人员进行了一次精神的洗礼,感慨万千。尤其是团队中的年轻人员,认识到从事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更是国家使命、历史责任,燃料元件团队要继往开来,争取更辉煌的胜利!

    参会双方在会议总结中表示,在协同创新中心框架下,2018年继续完成好生产和科研任务,并进一步总结设计和工程经验、分工与合作经验,总结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经验,夯实基础、面向未来,使燃料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可持续发展。

   燃料元件生产线是高温堆示范工程的重要配套工程,经过清华大学核研院科研和中核北方工程人员的努力,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燃料元件生产线按期建设完成,在2017年共生产了34万多个球形燃料元件,完全达到了设计产能,将按期为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提供首次装料用燃料元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