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简介
学院简介
学院领导

 首页 > 院系简介 > 学院简介

学院简介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在原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学院相关单位的基础上,于2008年7月6日正式成立。学院现有教工56人,其中教授24人,双聘教授2人,返聘教授6人,副教授15人。还有18位在站博士后研究人员。在这些教师中,清华大学首批文科资深教授1人,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7人,主要成员8人,国务院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审组专家9人,教育部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6人,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3人, 央视“2017年度最美教师” 1人,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年度影响力标兵人物” 3人,教育部“思想政治教育中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 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0人。 

清华大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创始单位之一,1987年开始招收研究生,1990年首批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点,1996年首批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点。2006年被批准为首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被批准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12年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位列第二。在2016年教育部学位评估中心组织的全国学科评估中,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被评为A+。2017年, 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列入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

学院大力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型教学、因材施教教学和基于慕课的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挥了主渠道、主课堂作用,在全国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走在了前列,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先后有7门课程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中5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门课被评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课被评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项教改成果获第五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教改成果获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改成果获北京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学院主持一系列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影响的科研成果。学院拥有清华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协同创新中心等多个重要学术平台。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全国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高端论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协同创新中心主办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峰会”已形成学术品牌。教育部主管、清华大学主办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由学院承办,已成为有影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类学术期刊。受教育部和北京市教工委委托、由学院组织编辑出版的《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年度发展报告》和《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年度发展报告》,在全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中发挥了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

学院与世界着名大学建立交流和合作。学院支持教师到哈佛大学、牛津大学、斯坦福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进行访学和研修,选派研究生到世界一流大学相关学科进行联合培养,并授予双博士学位,推动清华-斯坦福中国近代史学术训练营等项目的开展,举办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学院建有“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北京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修基地”,接受来自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访学研修。学院对口支援青海大学、新疆大学等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学院开展面向社会马克思主义理论培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

学院入选首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并被评为北京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品德课重点建设示范单位,“北京高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北京市模范集体”、“国家级教学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