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hool of Marxism
——专家学者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来源:《光明日报》2015-02-08 邓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凝聚着社会人心。新形势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青年学生中“入脑”“入心”?高校思政工作者又该如何给青年学生扣好人生的扣子?近日,本报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学者。
200多件学生艺术作品一字排开,国画、油画、雕塑、陶瓷等,反映了一个主题——中国近代“峥嵘岁月”。隆冬时节,清华园里一个名为“马克思主义课程因材施教作品展”的展览,让书本上的中国革命史在学生手里“活”了起来。
清华大学连续开展了四届因材施教展,提倡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特点,开设“百变思政课”,如提倡美术学院学生以艺术创作代替小论文作业;其他专业学生结合课上所学历史研究方法,对各自专业史,专业重大影响人物、事迹等进行整理研究等。
“思政课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渠道,自2005年国家出台了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方案以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有了很大改善,课堂教学效果也得到不少学生认可。但不得不承认,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式,其教学实效性还有很大的提高空间,比如如何提高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提高教学方法的吸引力、感染力等。”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艾四林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教材、进课堂,但归根结底还是要进学生头脑,如何提高思政课的实效性成为当务之急。
在四川大学党委书记杨泉明看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实践环节必不可少,“高校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广泛开展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和社会调研活动,在服务社会和区域发展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要把网上舆论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推进校园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运用大学生喜爱的网络表达方式在网络上传播正能量,治理网络乱象,在清朗的网络空间中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激活教师是关键
一份“高校思政课教师2013年度影响力人物”的获奖榜单,让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阎钢成为校园里的名人。这位坚守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一线的播种者,带领团队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并以教学改革促进课程建设,用充满活力的思政课堂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思政课上得好不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不能落地,关键就在教师队伍建设能不能做好。”同样奋战在教学一线,艾四林感触颇深,“有的学校对教学要求、教学内容的要求过于死板,细到连案例都要规定用哪个,10个老师讲一门课,几乎是统一要求,老师的个人能力得不到释放。我们既要充分信任、激活思政理论课的教师队伍,更要建设好、用好这支队伍,通过一系列政策的激励和条件待遇的提升来增强思政课老师荣誉感、使命感、责任感,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在学校思政工作、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和智库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杨泉明认为,高校教师在站稳讲台的同时,还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之中,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等人文社会科学的学科和师资优势,把理论研究作为先导,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下一步,北大将组织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师资力量,及时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计划和方案,精心设计专题学习板块,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题学习辅导资料,全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北京大学宣传部部长蒋朗朗告诉记者,北大将进一步从资源配置、政策导向等多个维度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向育人聚焦、向德育发力,特别是着力从制度上防止“重科研,轻教学”“重智育、轻德育”的错误倾向,加大教育教学考核在教师晋升和评价体系中的分量,支持和鼓励教师安心教学、潜心育人。
营造环境是源泉
官方微博粉丝23万、BBS粉丝7万,青春日记系列微电影之《星空日记》上线不到一周点击量就超过180万,精心打造“大国复兴”“大师智慧”“大才精成”等品牌项目,为学生答疑解惑……如今,微博、微信、第二课堂等成为北京大学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载体。
“新形势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流行语和平实感人的生动事例潜移默化地宣传、滋养。”蒋朗朗认为,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魂,必须构建完善学生课外文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网络新媒介平台于一体的校园文化生态体系,“在校园文化建设上,充分发挥大学生素质教育基地的作用,加强对校园文化活动的规划和指导,突出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以更加丰富多彩的形式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杨泉明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清朗的校园环境至关重要,“要着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之中,在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加强理想信念教育,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和心理疏导相结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行为准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广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遵循”。
(转自:清华大学新闻网)